叁壹智能新聞 - 軍事與智能(31/8/2025)
- Dennis Lau @ Trilogies
- 8月3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8月31日
叁壹智能新聞 (2025年8月31日)

[智能新聞快訊]
2025年,國際政局中科技發展在軍事及操控領域的角色日益顯著,深刻影響全球競爭格局與地緣政治平衡。隨著人工智能(AI)、量子計算及新興技術的快速迭代,各國在軍事現代化與資訊操控上的競爭愈發激烈。這些技術不僅重塑戰場態勢,亦對國際安全與主權構成挑戰。以下從多個角度剖析科技在軍事及操控中的最新動向,並探討其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與科技中心的啟示。
科技與軍事現代化的競賽
根據美國武裝部隊通訊與電子協會(AFCEA)的2025年展望,軍事科技的快速發展要求各國重新對齊資源,以整合AI、量子計算及自主系統等新技術。報告指出,AI驅動的決策系統已成為現代戰場的核心,縮短指揮鏈反應時間,並提升精準打擊能力。例如,AI在無人機與導彈防禦系統中的應用,使實時數據分析與目標識別效率提高30%以上。然而,這亦帶來倫理挑戰,特別是自主武器的使用引發國際社會對責任歸屬的爭議。
Perry World House的報告聚焦印太地區的科技威懾,指出AI與量子技術正加速軍事決策過程。中國在AI軍事化的投資已超過500億美元,涵蓋無人機群、網絡戰及情報分析,試圖在區域內形成技術優勢。相比之下,美國與北約盟友則強調多邊合作,通過共享技術標準與數據來應對挑戰。CSIS的分析顯示,商業創新在不規則戰爭中的角色日益重要,例如,商用AI技術被用於網絡攻擊與假信息傳播,對抗中國、俄羅斯等競爭對手的非傳統威脅。
大科技與數字軍工複合體
《Intereconomics》期刊深入探討美國大科技公司與數字軍工複合體的聯繫,指出Google、Microsoft及Amazon等巨頭通過雲計算與AI技術支持國防項目。例如,Microsoft的Azure平台為美國國防部提供AI驅動的數據分析,處理海量衛星影像與情報數據。然而,這種合作亦引發隱私與權力集中的爭議。Amnesty International的報告批評大科技公司在軍事項目中的角色,可能間接助長監控與人權侵犯。
Potomac Institute的分析呼籲美國加大國防科技投資,以維持對中國的技術優勢。報告預測,至2030年,AI與量子計算將使軍事情報處理能力提升50%,尤其在網絡安全與電子戰領域。與此同時,Taylor & Francis的學術文章質疑,AI軍事化的加速是否構成新一輪軍備競賽,特別是在無人機與自主武器系統的部署上。中國與俄羅斯的聯合軍演已展示AI驅動的無人機群協同作戰能力,引發國際社會對軍事平衡的擔憂。
地緣政治與資訊操控
科技在資訊操控中的應用同樣值得關注。CIGI的報告分析AI如何被用於數字宣傳與假信息戰。例如,俄羅斯與伊朗利用生成式AI製作高仿真假影片,影響選舉與公眾輿論。美國國防情報局(DIA)的威脅評估顯示,伊朗通過武器銷售獲取先進AI技術,用於提升其網絡攻擊能力。這些技術不僅限於軍事領域,還滲透至社交媒體與信息生態系統,挑戰民主制度的穩定性。
《Munich Security Report》指出,多極化世界中的科技競爭正重塑全球秩序。美國、中國與歐盟在AI治理上的分歧,使得國際標準制定陷入僵局。例如,美國主張市場主導的AI發展模式,而中國則強調國家控制,導致在軍事AI應用上的監管真空。SIPRI的監測報告警告,新興軍事技術的擴散可能加劇地區衝突,尤其在南中國海與台海地區。
國際回應與政策挑戰
針對AI在軍事中的應用,國際社會正嘗試建立規範。美國國務院發布宣言,強調AI與自主武器的使用需遵循國際法,並呼籲建立全球AI治理框架。然而,OUP期刊指出,大國間的地緣政治分歧阻礙共識達成。例如,中國與俄羅斯反對限制AI武器的提議,認為這將削弱其軍事現代化進程。
Hoover Institution的研究進一步分析新興科技對國際關係的影響,指出AI與量子技術可能改變核威懾的邏輯。CSIS的全球安全論壇討論美國軍事創新的未來,強調商業AI與軍事應用的融合將是關鍵。然而,American Progress警告,美國國內政策(如Project 2025)可能削弱國防科技投資,影響長期競爭力。
對香港的啟示
香港作為亞太地區的科技與金融中心,需密切關注國際政局中科技的軍事化趨勢。雖然香港不直接參與軍事科技研發,但其作為數據中心與供應鏈樞紐的角色,使其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具備獨特地位。為避免捲入地緣政治衝突,香港政府應加強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的立法,確保本地科技生態系統的中立性。同時,香港可借鑒國際經驗,推動AI倫理研究與教育,以培養具全球視野的科技人才。
總結而言,2025年的國際政局凸顯科技在軍事與操控中的雙重角色。從AI驅動的戰場決策到資訊戰的數字操控,科技正重塑全球安全格局。香港需在這一浪潮中謹慎定位,平衡創新與中立,以維護其國際競爭力與社會穩定。
(本文約1030字,參考以下來源:AFCEA、Intereconomics、Perry World House、WM大學、CSIS、Potomac Institute、OUP期刊、Taylor & Francis、DIA、CIGI、American Progress、Hoover Institution、CSIS全球安全論壇、Annual Reviews、State.gov、Munich Security Report、AFPC、SIPRI、Perry World House項目。)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