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 AI 硬件的神秘面紗:入門必備知識
- Dennis Lau @ Trilogies
- 7月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引言:當我們談論人工智能(AI)時,通常會聚焦於軟件和算法,但事實上,AI 的運作離不開強大的硬件支持。對於希望在本地運行 AI 模型的學生和設計師來說,了解 AI 硬件的基本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介紹 AI 硬件的關鍵組成部分,以及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硬件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第一部分:CPU(中央處理器)CPU 是電腦的核心部件,在 AI 中負責數據預處理、任務調度等工作。對於 AI 應用,建議選擇多核處理器,如 Intel Core i5/i7/i9 或 AMD Ryzen 5/7/9。根據 2025 年的市場分析,這些處理器具有較高的運算能力和多核設計,能夠更好地應對 AI 任務的需求(參考:https://www.bacloud.com/en/knowledgebase/218/server-hardware-requirements-to-run-ai--artificial-intelligence--2025-updated.html)。
第二部分:GPU(圖形處理器)GPU 是 AI 運算的重頭戲,特別是在模型訓練和推理過程中,GPU 的運算能力直接影響 AI 模型的性能和速度。建議選擇 NVIDIA 的高端 GPU,如 RTX 3090 或 4090,這些 GPU 具有至少 8GB 的 VRAM,對於大規模模型尤為重要。根據 2024 年的指南,對於如 Stable Diffusion XL 等模型,24GB VRAM 或更高更為理想(參考:https://www.theregister.com/2024/08/25/ai_pc_buying_guide/)。對於預算有限的用戶,可以考慮入門級 GPU,但需要注意其 VRAM 容量和運算能力是否能滿足需求。
第三部分:RA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是用來存儲數據和模型的臨時記憶體,對 AI 應用來說,RAM 的容量至關重要。建議至少配置 16GB 的 RAM,對於較大模型,32GB 或更高容量將更為理想。根據 2025 年的研究,足夠的 RAM 可以確保 AI 模型在運行時不會因記憶體不足而崩潰或速度緩慢(參考:https://www.restack.io/p/localai-answer-minimum-hardware-requirements-cat-ai)。
第四部分:存儲設備存儲設備用來存儲數據集和 AI 模型,對於 AI 應用,建議使用 SSD 固態硬盤,因為其讀寫速度遠高於傳統 HDD 硬盤,這對於加速 AI 模型的載入和數據訪問非常重要。存儲空間至少需要 20GB,但對於較大數據集,可能需要數百 GB 甚至 TB 級的存儲空間(參考:https://www.geeksforgeeks.org/deep-learning/recommended-hardware-for-running-llms-locally/)。
第五部分:其他考慮因素
電源供應:高端 GPU 和其他組件需要較大的電力支持,確保電源供應單元(PSU)能夠滿足需求。根據 2024 年的指南,建議選擇至少 750W 的 PSU(參考:https://www.sabrepc.com/blog/Deep-Learning-and-AI/hardware-requirements-for-artificial-intelligence)。
散熱系統:AI 任務通常會產生大量熱量,因此良好的散熱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以防止硬件過熱和損壞。建議使用高效的冷卻方案,如液冷或高性能風冷。
結論:選擇適合 AI 應用的硬件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 CPU、GPU、RAM 和存儲設備。對於初學者,可以從入門級硬件開始,逐步升級以滿足更高需求的 AI 項目。如果預算有限,也可以考慮使用雲端 AI 服務,避免高額的硬件投資。無論如何,了解 AI 硬件的基本知識都能幫助你更好地開展 AI 相關工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