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最受推薦及廣泛使用的五款人工智能工具的簡要分析
- Dennis Lau @ Trilogies
- 6月29日
- 讀畢需時 6 分鐘
by Dennis Lau & AI team (Grok AI)
一直以來人工智能業界普遍形成了一個默認的模式,中國內地的人工智能工具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相同類似產品因中文的獨特性,文化差異,甚至乎是地區謊言的關係再加上網絡安全有或者是政治的考量,一直都分隔開來看待。
國外的人也許並不會有興趣使用內地的人工智能軟件,反之中國內地的大眾用戶如果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就會普遍使用國產的產品。以下是2025年中國大陸最受推薦及廣泛使用的五款人工智能工具的簡要分析:
Ernie Bot 文言一心(百度)、
Doubao 豆包(字跳動)、
Kimi(月神AI)、
DeepSeek (深度求索)及
Talkie https://www.talkie-ai.com/ (迷你極)。
(編者備注:這個工具小編也未曾試過,所以特地方網址在此大家可以有時間試試好似都幾有趣,我會擇日再出介紹嘅文章或者再遲少少出影片)

我們將從軟件表現的人性化、反應及推理能力,以及相關AI背景公司三個方面,比較這些工具與國外主流軟件的區別。
喺開始文章內容之前,以下我哋綜合咗整篇文章嘅摘要:
內地人工智能工具的主要特點
- 研究顯示,這些工具在中文語境下表現出色,尤其適合本地用戶。
- 它們似乎在人性化及推理能力上與ChatGPT等國外工具競爭,部分工具如Ernie Bot在基準測試中甚至超越GPT-4.5。
- 公司背景顯示,中國AI工具由大型科技公司(如百度、字跳動)及初創企業(如月神AI)支持,資源與國外巨頭相當,但更聚焦本地市場。
人性化分析
這些工具設計用於自然對話,Ernie Bot及Doubao提供類似ChatGPT的互動體驗,Kimi擅長長文處理,Talkie則專注情感支持。與國外工具相比,它們更了解中文文化,增強了本地化體驗。
反應及推理能力
Ernie Bot的ERNIE X1模型與DeepSeek的推理能力表現突出,Kimi能處理超長文本,顯示強大的推理能力。這些工具的反應速度與ChatGPT相近,但部分(如Ernie Bot)在基準測試中表現更佳。
公司背景比較
百度及字跳動如谷歌及Meta般資源雄厚,月神AI及迷你極則是初創企業,背靠本地投資者。與國外工具相比,這些公司更注重國內市場,數據來源及監管環境有所不同。
---
調查報告
現時中國大陸主要盛行的人工智能工具分析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在開發適合本地市場需求的AI工具方面。隨著AI聊天機器人及搜索工具的普及,這些工具已成為中國用戶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將詳細分析2025年中國大陸最受推薦及廣泛使用的五款AI工具:Ernie Bot(百度)、Doubao(字跳動)、Kimi(月神AI)、DeepSeek及Talkie(迷你極)。我們將從人性化、反應及推理能力,以及相關AI背景公司三個方面,深入探討這些內地AI工具與國外主流軟件的區別。
工具選擇依據
根據2025年的多方數據及用戶使用情況,我們選取了以下五款工具,基於其用戶數量、流量及市場影響力:
- Ernie Bot:由百度開發,截至2024年6月已有3億用戶,2025年3月推出4.5版及ERNIE X1模型,免費提供給個人用戶。
- Doubao:由字跳動開發,截至2024年11月有6000萬月活躍用戶,集AI搜索、圖像生成及寫作功能於一體。
- Kimi:由月神AI開發,截至2024年11月有1300萬月活躍用戶,以處理超長文本著稱。
- DeepSeek:AI搜索工具,2025年1月月流量達2.68億,推理模型於2025年初發布,迅速增長。
- Talkie:由迷你極開發的伴侶聊天機器人,2024年下載量超過Character.ai,當年收入達7000萬美元。
這些工具的選擇基於多個來源,包括[Ranked: Most Popular AI Tools by Monthly Site Visits](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ranked-most-popular-ai-tools-by-monthly-site-visits/)、[A look at China's top AI tools: DeepSeek, Kimi and Doubao](https://www.ourchinastory.com/en/14059/A-look-at-China%27s-top-AI-tools:-DeepSeek%2C-Kimi-and-Doubao)及[Four Chinese AI startups to watch beyond DeepSeek](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2/04/1110942/four-chinese-ai-startups-deepseek/)。
人性化分析
人性化是指AI工具在互動中展現的自然性及類似人類的理解能力,包括情境、語調及情感細節的處理。以下是各工具的人性化表現:
- Ernie Bot:基於ERNIE大語言模型,設計用於自然對話,與ChatGPT相似。其在中文語境下的表現尤為出色,能生成類似人類的語言文本。
- Doubao:提供使用者友好的介面,包括AI搜索、圖像生成及寫作模組,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其多功能性使其更適合日常使用。
- Kimi:以處理超長文本著稱,支持200萬中文字符的輸入,適合學術論文及長篇報告,長文處理能力使其在延長對話中更具人性化。
- DeepSeek:作為AI搜索工具,其語義處理及知識圖譜能力使它能深入理解用戶意圖,雖然不是傳統聊天機器人,但搜索體驗更人性化。
- Talkie:專注於情感支持及娛樂,提供多個角色供用戶互動,其設計旨在模擬情感互動,特別適合需要情感陪伴的場景。
與國外工具如ChatGPT、Google Bard及Microsoft Copilot相比,這些中國工具在中文語言及文化理解上更具優勢。例如,Kimi的長文處理能力可能優於許多國外工具的上下文限制,而Talkie的情感支持功能與Character.ai類似,但更貼近本地用戶需求。
反應及推理能力分析
反應及推理能力反映AI工具處理複雜查詢、提供邏輯清晰回應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下是各工具的表現:
工具名稱 | 反應及推理能力特點 | 與國外工具比較 |
---|---|---|
Ernie Bot | ERNIE X1模型與DeepSeek R1相當,基準測試超越GPT-4.5 | 與ChatGPT競爭,部分指標更優 |
Doubao | 基於字跳動數據資源,適合內容創作及社交媒體相關任務 | 類似ChatGPT+DALL-E,整合性強 |
Kimi | 超長上下文處理,適合深度分析及總結,推理能力強 | 長上下文能力可能優於Claude等工具 |
DeepSeek | 推理模型2025年初發布,語義搜索及知識圖譜能力突出 | 類似Google AI搜索,但推理更強 |
Talkie | 專注情感回應,推理能力以同理心為主,非複雜問題解決 | 與Character.ai相似,情感互動更突出 |
這些工具的反應速度與國外工具相近,但部分如Ernie Bot在基準測試中的表現(如ERNIE 4.5超越GPT-4.5)顯示其在推理能力上的進步。DeepSeek的推理模型發布後流量增長2026%,顯示其在複雜問題解決上的潛力。
公司背景比較
公司背景包括資源、市場定位及發展策略,以下是各工具背後公司的情況:
- 百度(Ernie Bot):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專注搜索及AI研究,資源與谷歌相當,長期投入AI基礎研究。
- 字跳動(Doubao):全球科技巨頭,擁有TikTok等平台,數據資源豐富,市場影響力與Meta或谷歌相似。
- 月神AI(Kimi):北京初創企業,背靠阿里巴巴等投資者,專注AI聊天機器人創新。
- DeepSeek:中國初創企業,推理模型開放源碼,快速增長但公司背景信息有限。
- 迷你極(Talkie):由AI資深人士Yan Junjie創辦,專注消費級應用,基於他人模型開發,2024年收入7000萬美元。
與國外工具的背後公司(如OpenAI、Google、Microsoft)相比,中國工具的公司更聚焦國內市場,數據來源可能更偏向中文內容,監管環境也更嚴格。例如,中國AI工具需符合當地數據隱私及內容控制規定,而國外工具如ChatGPT在全球市場有更廣泛的數據覆蓋。
與國外主流軟件的區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中國AI工具與國外主流軟件的區別:
1. 語言及文化適配:中國工具更適合中文用戶,理解本地文化及語言細節,如Kimi的長文處理及Ernie Bot的中文優化。
2. 市場定位:中國工具更聚焦國內市場,部分工具如Doubao整合入本地生態系統(如抖音),而國外工具如ChatGPT更注重全球覆蓋。
3. 數據及監管:中國工具的訓練數據可能更偏向中文內容,受監管影響較大,國外工具則有更廣泛的全球數據來源。
4. 創新模式:初創企業如DeepSeek及迷你極採用開放源碼或基於他人模型的策略,與國外巨頭的封閉式開發不同。
這些區別使中國AI工具在本地市場更具競爭力,但全球擴展可能受限。
結論
中國大陸的AI工具如Ernie Bot、Doubao、Kimi、DeepSeek及Talkie在人性化、反應及推理能力上已與國外主流軟件如ChatGPT、Google Bard及Microsoft Copilot競爭,甚至在某些方面(如中文理解、長文處理)表現更優。這些工具背後的公司資源豐富,特別是百度及字跳動,與國外巨頭相當,但更聚焦本地市場。隨著AI技術的發展,中國工具與國外工具的區別或將逐漸模糊,但目前其本地化優勢顯著。
---
引用
- [Ranked: Most Popular AI Tools by Monthly Site Visits](https://www.visualcapitalist.com/ranked-most-popular-ai-tools-by-monthly-site-visits/)
- [A look at China's top AI tools: DeepSeek, Kimi and Doubao](https://www.ourchinastory.com/en/14059/A-look-at-China%27s-top-AI-tools:-DeepSeek%2C-Kimi-and-Doubao)
- [Four Chinese AI startups to watch beyond DeepSeek](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5/02/04/1110942/four-chinese-ai-startups-deepseek/)
- [Ernie Bot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nie_Bot)
- [Qwen -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Qwen)
- [China's Top AI Chatbots 2025](https://www.byteplus.com/en/topic/452581)
- [It's not just DeepSeek: 8 of China's top AI chatbots](https://tech.yahoo.com/ai/articles/not-just-deepseek-8-chinas-110000684.html)
Comments